开发利用耐盐植物前景广阔

被引:7
作者
刘春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石家庄
关键词
碱蓬籽油; 种子; 植物油; 繁殖器官; 耐盐植物; 海蓬子; 饲料蛋白源; 盐土植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9.9 [应用植物学(经济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正>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和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开发利用盐碱地,发展盐土农业或海水农业(在陆地上种植耐盐作物,利用海水进行灌溉)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美国、墨西哥的科学家从世界各地收集了几百种耐盐植物,并从中筛选出十几种耐盐植物进行试验种植,用海水灌溉发现,生长最好的是藜科植物海蓬子、碱蓬和滨藜。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成功地推出海蓬子,该品种可在海水中旺盛生长。后又选出性状更优异的SOS-10海蓬子新品系,该品种每年生物总量可达1.7kg/m2,0.2kg的种籽,其产量超过或相当于大豆和向日葵。海蓬子种子含植物油约30%,其中亚油酸占70%以上。海蓬子蛋白质含量约占35%,可作为饲料蛋白源。耐盐植物的茎叶可直接用作动物饲料,许多耐盐植物的茎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可作为家畜、家禽的饲料。我国沿海地区自古就有用碱蓬茎叶喂牛、羊和牲口的经验,Gleen等人把海蓬子茎叶加入绵羊和山羊的饲料中,使其占饲料的30%~50%,结果动物的增长效果与吃普通饲草基本相同且肉质未受影响,甚至发现动物对饲料的咸味似有爱好,但饮水较多。为研究盐生植物茎叶的营养价值,Cilliers et al.(1999)用麦麸、滨藜、普通芦苇、扇豆、大豆饼、葵花籽饼和鱼粉连续饲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2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