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3
作者
陈玉平
董锁成
徐民英
机构
[1]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烟台师范学院地理系 济南
[4] 北京
[5] 烟台
关键词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发达工业化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世界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均不可避免地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国家与地区经济与环境关系演替过程,寻求各国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产业经济的变革及现代产业结构的知识化与生态化趋势 [J].
刘思华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2) :32-34
[2]   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对策 [J].
李炳炎 .
生态农业研究, 2000, (04) :104-107
[3]   环境经济手段的局限:从各国实践的角度考察 [J].
谭彪 .
世界环境, 2000, (02) :29-31
[4]   对一些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对比研究 [J].
李莹 ;
滕有正 .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01) :88-92
[5]   论环境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J].
徐嵩龄 .
管理世界, 1999, (05) :98-111
[6]   各国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与资源利用模式比较 [J].
刘书楷 .
生态农业研究, 1999, (01) :25-29
[7]   国际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综述 [J].
范柏乃 ;
汪涛 ;
马庆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8, (03)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