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间期和消化期食管运动功能探讨

被引:9
作者
刘会敏
柯美云
王智凤
谷成明
陈元方
机构
[1]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测压; 移行性复合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1 [食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非重度反流性食管炎(NSRE)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0例(NSRE)患者和10名健康人(HS)进行同步胃窦、下食管括约肌(LES)和食管体部连续测压5小时,观察在消化间期和消化期食管功能.结果:NSRE和HS组的LES压力变化类似,在移行性复合运动(MMC)I期时,LESP较低,分别为23.3±3.0和16.1±2.7(mmHgNS),MMCⅡ期时升高为29.2±3.7和30.5×4.1(NS),而MMCⅢ期明显升高为53.4±6.1和43.4±6.0(与Ⅰ期比,P<0.001,与Ⅱ期比,P<0.01)。餐后1、2小时明显下降(与Ⅰ期、Ⅲ期比,P<0.01,P<0.001)。NSRE组的食管原发性蠕动功能异常,特别在食管远段表现为蠕动缺乏和蠕动不完全(包括蠕动波幅降低,时限延长和速度减慢)。结论:(1)消化间期和消化期对HS和NSRE患者的LES均有显著影响,(2)食管远段蠕动功能障碍可能是NSRE发病的主要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NDUC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 NORMAL HUMAN-SUBJECTS [J].
DENT, J ;
DODDS, WJ ;
HOGAN, WJ ;
TOOULI, J .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1988, 33 (03) :27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