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以陕西省10市域为例

被引:16
作者
杜忠潮 [1 ]
张涛 [2 ]
机构
[1]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市科学系
[2] 江苏省泗阳县华夏中学
关键词
陕西省; 经济环境; 协调发展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基于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及其测度方法的分析,借鉴相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模型,建立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类型和等级标准,定量计算出陕西省10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数值。据此判定陕西省整体处在经济滞后型发展阶段,划分出4个市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西安市为良好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宝鸡市为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铜川市、延安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渭南市为基本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商洛市、安康市为失调发展经济滞后型。提出陕西省应确保整体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探讨提升陕西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的措施与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86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陕西统计年鉴.[M].胡守贤主编;陕西省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徐州市为例 [J].
仇方道 ;
顾云海 .
经济地理, 2006, (06) :1022-1025+1050
[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综合指标与实证分析 [J].
李勇 ;
王金南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2) :62-65+111
[4]   山东省各市经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尹海伟 ;
孔繁花 .
人文地理, 2005, (02) :30-33+100
[5]   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 [J].
邵波 ;
陈兴鹏 .
干旱区地理, 2005, (01) :136-141
[6]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J].
王长征 ;
刘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3) :34-38
[7]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研究, 2001, (04) :506-515
[8]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廖重斌 .
热带地理, 1999, (02) :76-82
[9]   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 [J].
冯玉广 ;
王华东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5) :19-22
[10]   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 [J].
吴跃明 ;
郎东锋 ;
张子珩 ;
张翼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6, (02)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