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源地、强度及其关联性的统计研究

被引:16
作者
魏章进 [1 ]
唐丹玲 [2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生态环境遥感中心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气候特征; 方差分析; 非参数检验; 台风;
D O I
10.13860/j.cnki.sltj.2011.03.011
中图分类号
O212.1 [一般数理统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研究使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推断统计方法,对1949-2008年西北太平洋2029个热带气旋(TC)资料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82.65%的热带气旋产生在纬度5°~25°N和经度110°~160°E区域中;其中14°~19°N、115°~120°E的区域(5°×5°面积)是热带气旋生成最多区域,其位于南中国海东北部、吕宋岛西侧的狭小海面。(2)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源地的季节变化:1-4月较偏南偏东,产生范围相对集中;5-6月源地中心向北变化;7-9月产生的热带气旋不仅频数多而且分布范围广;10-12月份源地的中心则向南转移。(3)热带气旋强度随季节变化,冬季1月,2月气旋强度最弱、春、夏气旋强度强于冬季,春夏季节内强度无显著变化、秋季台风最强。(4)统计显示,近60年来,热带气旋强度随生成源地纬度偏南而增强,随源地经度偏东增强,经度比纬度的影响更为显著;但是源地的经、纬度与热带气旋强度呈一定的交互影响。该研究是首次将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推断统计方法应用于热带气旋气候特征研究,提高了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源地、强度及其关联性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512 / 5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登陆我国不同区域热带气旋气候特征的对比[J]. 胡娅敏,宋丽莉,刘爱君.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2008(01)
[2]   1884~200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 [J].
张加春 ;
饶灶鑫 ;
陈丽珍 ;
施曼华 ;
谢启杰 .
广东气象, 2008, (02) :24-26
[3]   近5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J].
炎利军 ;
黄先香 ;
于玉斌 ;
陈小芸 ;
陈志芳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S2) :63-64+77
[4]   近50年(1949~1996)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特征的再分析 [J].
陈敏 ;
郑永光 ;
陶祖钰 .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01) :11-17
[5]   风暴潮灾害及其预报与防御对策 [J].
王喜年 .
海洋预报, 1998, (03) :26-31
[6]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的若干气候特征 [J].
陈锡璋 .
海洋通报, 1997, (04) :16-25
[7]  
非参数统计[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星编著, 2005
[8]  
近百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M]. - 海洋出版社 , 王继志著, 1991
[9]  
Phytoplankton blooms near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induced by Typhoon Nuri[J] . Zhao,Hui,Tang,DanLing,Wang,Dongxiao.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 2009 (12)
[10]  
Comparison of phytoplankton blooms triggered by two typhoon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and translation spee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J] .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