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储层裂隙研究方法辨析

被引:7
作者
李小彦
机构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关键词
裂隙,展布方向,几何形态,连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裂隙是煤储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运用于开发前的渗透性评估。国外在这方面已有突破性进展,随我国煤层气开发的进行,裂隙研究正在展开,采用的方法不一而论。就煤层气地质学而言,有关裂隙的定义、名词术语使用、识别标志、分析参数的确立及实际应用等,均处于初期阶段,仍待于探索完善。目前实用可行的方法基于煤岩学分析,依据实际观测研究,获取早期预测信息。一套完善共识的研究方法,不仅需要科学易操作,而且要有一系列实用性技术参数,使之充分表征储层渗透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4+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煤储层裂隙形成机理及其研究意义 [J].
王生维,张明,庄小丽 .
地球科学, 1996, (06) :73-76
[2]   煤层割理的形成机理及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评价中的意义 [J].
张胜利,李宝芳 .
中国煤田地质, 1996, (01) :72-77
[3]  
中国煤田地质学[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杨起,韩德馨主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