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不同炮制品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30
作者
隋峰 [1 ]
闫美娟 [2 ]
林娜 [1 ]
肖永庆 [1 ]
李丽 [1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2] 武警陕西总队医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大黄; 炮制品; 解热; 环磷腺苷;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2.15.054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合格大鼠随机分组后,除空白组外,每只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酵母菌悬液15 mL·kg-1;造模1 h后,立即给大鼠灌胃相应的药物,灌胃体积0.02 mL.g-1,给药剂量按生药量计为1.75 g·kg-1;在给药的第1,2,4,6 h测体温1次,求各时间点每只大鼠相对于其正常体温的体温变化值;于末次测完体温重复给药1次后取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中环磷腺苷(cAMP)的含量。结果:空白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体温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酵母菌后,各测试时间点温差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正常组(P<0.01);大黄各炮制品给药后,4 h内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其中生大黄、酒大黄与熟大黄组分别在1,2,4 h时间点均显著低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P<0.05或P<0.01),大黄炭组在2 h时间点亦显著低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P<0.05或P<0.01);在相同时间点各炮制品之间比较,在1 h时间点,熟大黄和大黄炭组均显著高于生大黄和酒大黄(P<0.05或P<0.01),在2 h和4 h时间点,熟大黄和大黄炭组均显著高于酒大黄(P<0.05或P<0.01);酵母模型组下丘脑中cAMP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大黄各炮制品除熟大黄外,其余各组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各给药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和大黄炭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但解热作用强度前两者明显高于后两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下丘脑中cAMP含量的升高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4种治疗SARS方剂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J].
王瑞国 ;
李灿东 ;
杜建 ;
贾敏 ;
陈长华 .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8, (02) :28-30
[2]   单味大黄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J].
艾东方 ;
吴俊 .
中医儿科杂志, 2007, (04) :50-52
[3]   丁香酚对酵母菌发热大鼠血浆及脑脊液中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 [J].
叶红 ;
朱丽娜 ;
冯甲棣 ;
闫凤霞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03) :260-261+264
[4]   大黄在重症肝炎中的应用经验 [J].
陈海凤 ;
李昆城 ;
连庆华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4, (04) :64-65
[5]   清肠合剂抗菌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成淑风 ;
黄岩杰 ;
赵坤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1, (06) :43-44
[6]   电刺激VSA对IL-1β作用下兔POAH温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J].
董军 ;
李楚杰 ;
陆大祥 ;
付咏梅 ;
颜亮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0, (04) :301-303
[7]   电针退热时家兔的血浆及脑脊液中前列腺素E2含量的变化 [J].
郭中钰 ;
杜葵琴 ;
计国义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1, (01) :25-28
[8]   发热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J].
李楚杰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0, (05) :375-380
[9]   内毒素发热时家兔不同脑区组织、脑脊液及血浆中cAMP含量变化的比较 [J].
胡景新 ;
李楚杰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0, (01)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