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应然路径

被引:6
作者
付新华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信息保护; 信息治理; 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D O 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0.009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大数据时代如何平衡个人数据保护与数字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欧盟和美国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有从单方面强调"信息保护"到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信息治理"的立法趋向。我国应实现从"信息保护"到"信息治理"的立法理念的转变,对个人信息进行多方共治,实现个人信息保护、数字经济发展与国家数据安全利益保护的三重目标。建立数据控制者的内部治理激励机制,设立个人数据保护监管机构和数据保护官制度。加强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协作与对话,不断寻求更好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大数据时代儿童数据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应对——兼评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 [J].
付新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0 (12) :81-93
[3]   大数据技术下个人数据信息私权保护论批判 [J].
吴伟光 .
政治与法律, 2016, (07) :116-132
[4]   隐私与竞争:数字经济秩序的平衡之道 [J].
王融 .
竞争政策研究, 2017, (06) :13-16
[5]   探索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之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方向 [J].
周汉华 .
法学研究, 2018, 40 (02) :3-23
[6]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