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模式: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6
作者
刘燕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转型困境; 制度陷阱; 渐进变革;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2.03.02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091.349 [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现代制度学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分析苏东国家社会转型所依据的理论、实践政策与转型绩效出发,探讨了"转型困境"的形成机理,提出制度变迁"惯性原理"确定的初始条件、特权阶层与谋利集团的干扰影响、国家转型战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产生转型制度混乱的主要原因,主张转型战略与执行策略并重。文章主要从中国社会变革的政府导向、渐进性与秩序性导向、稳定性与平衡性导向等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国转型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实践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制度、契约与组织. 查瑞普,哈姆. 经济科学出版社 . 2003
[2]  
比较. 卡拉.霍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中信出版社 . 2005
[3]  
After The Big Bang? Obstacles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Rule of Law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K. Hoff,J. Stiglitz. The American Economist . 2004
[4]  
Winners Take All: The Politics of Partial Reform in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s[J] . Joel S. Hellman. &nbspWorld Politics . 1998 (2)
[5]  
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Economic Science,Economic Policy,and Economic Advice. Joseph E Stiglitz. 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 1999
[6]  
Transition—the First Ten Years:Analysisand Lessons for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orld Bank. . 2002
[7]   “市场社会主义”和“自由经济”——谈可供选择的道路 [J].
阿列克·诺夫 ;
张春霖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1, (01) :21-25
[8]   后华盛顿共识(下) [J].
斯蒂格利茨 ;
段丽萍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9, (02) :15-20
[9]   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 [J].
李强 .
战略与管理, 2001, (06) :77-80+82
[10]   发人深省的东欧私有化改革——《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出版发布会暨理论研讨会纪要 [J].
刘淑春 .
国外理论动态, 2004, (09)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