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北槽抛泥流速和悬沙浓度时空分布观测

被引:10
作者
吴加学
张叔英
任来法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上海
[4] 上海
[5] 上海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悬沙; 声学后向散射观测; 抛泥; 长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口泥沙运动有其独特的规律,需要采用高分辨率的观测手段进行系统的现场观测,以此发现河口流速和泥沙分布结构,进而探讨其形成机制,应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通过定点和走航式观测长江河口不同潮型和流态下流速和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分布发现:(1)不同潮型出现高浓度“事件”的次数和成因存在差异,中潮型出现高浓度“事件”的可能性最大;(2)抛泥泥沙浓度垂向分布至少有3种结构类型,即上小下大的“L”型、指数型和上大下小的“漂浮”型;(3)受抛泥泥沙输移的影响,断面流场形成低流速区,它们的强度随落潮流的扩散逐渐减弱;(4)不同潮型的落潮流表现出不同的输移行为,大、小潮型落潮流偏北,中潮型落潮流偏南;(5)在落潮流和颗粒重力共同作用下抛泥泥沙同时存在输移扩散和沉降过程,小潮型抛泥泥沙主要就近扩散和沉降,中潮和大潮型抛泥泥沙输移扩散范围较远。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悬浮泥沙声学观测的原理分析 [J].
张叔英 ;
李允武 .
声学学报, 1999, (03) :269-274
[2]   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的研制和应用 [J].
张叔英,李允武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5) :114-119
[3]   声学悬浮泥沙观测数据现场定标研究 [J].
郭纪捷,任来法,李允武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5) :120-125
[4]  
河口动力学[M]. - 水利电力出版社 , 黄胜, 1995
[5]  
河流与海岸动力学引论[M]. - 水利电力出版社 , 杨美卿编, 1993
[6]  
固液两相流基本理论及其最新应用[M]. - 科学出版社 , 倪晋仁等著, 1991
[7]   Field techniques for suspended-sediment measurement [J].
Wren, DG ;
Barkdoll, BD ;
Kuhnle, RA ;
Derrow, RW .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0, 126 (02) :97-104
[8]  
Acoustic profiling of fine suspension concentrati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J] . Z. Shi,L. F. Ren,L. J. Hamilton.Estuaries . 1999 (3)
[9]  
Acoustic imaging of cohesive sediment resuspension and re-entrainment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East China Sea[J] . Z. Shi,L. F. Ren,S. Y. Zhang,J. Y. Chen.Geo - Marine Letters . 1997 (2)
[10]  
Vertical suspension profile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J] . Z. Shi,L.F. Ren,H.L. Lin.Marine Geology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