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赶超型现代化”

被引:16
作者
王雅林
机构
[1]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赶超型; 赶超发展; 不确定性; 进程;
D O I
10.19934/j.cnki.shxyj.1994.01.008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文章认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现代化的“赶超型”客观性质和发展速率,是认识和解决中国现代化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出发点。为实现赶超发展,必须把中国现代化的动力看作是“社会动力资源系统”。文章从社会的经济系统和社会整体系统、中国和世界、当代发展和未来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共性和个性、主体和客体等六个关系视角,揭示了这种动力系统和结构并从中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作者认为,在今天把“代价”提升为科学范畴具有很大意义。从发展学的角度看,“代价”应属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花费的“社会成本”进行“成本—效益”或“投入—产出”分析的综合性概念。为此,作者还依据新发展观对代价范畴和中国赶超发展中的代价问题做了具体阐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内源发展战略.[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2]  
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M].[美]威尔伯(C·K·Wilber) 主编;高铦等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