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精油对采后葡萄灰霉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刘欢
夏光辉
温春野
机构
[1] 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食品工程研究中心,通化师范学院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
关键词
肉桂醛; 柠檬醛; 丁香酚; 复配精油; 灰霉菌;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4.21.016
中图分类号
TS255.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83203 ;
摘要
以葡萄灰霉菌为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3种复配植物精油(肉桂醛/柠檬醛、肉桂醛/丁香酚和柠檬醛/丁香酚)的协同抑菌效果,通过测定细胞溶出物的释放量和细胞膜渗透性,对其协同抑菌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复配植物精油处理对采后葡萄灰霉菌的抑制活性显著(p<0.05),使细胞溶出物释放量和细胞膜渗透性显著增加(p<0.05)。以500μL/L肉桂醛/柠檬醛协同抑制效果最明显,在培养过程中肉桂醛/柠檬醛的EC50值为67.46~101.31μL/L,抑菌效果最稳定,抑菌率达93.75%;肉桂醛/柠檬醛协同抑菌作用可能在于破坏灰霉菌的细胞膜,使内溶物和离子外流而导致细胞的死亡。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8+122 +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植物精油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作用的研究 [J].
吴克刚 ;
赵三娥 ;
柴向华 ;
赵欣欣 .
现代食品科技, 2013, 29 (12) :2830-2833+2815
[2]   柠檬草精油涂膜包装袋对葡萄保鲜效果的研究 [J].
周斌 ;
王建清 .
包装工程, 2013, 34 (09) :14-17+46
[3]   4种植物精油体外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J].
李娅男 ;
吕飞 ;
梁浩 ;
袁其朋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9 (03) :81-85
[4]   复配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研究 [J].
王帆 ;
杨静东 ;
王春梅 ;
石志琦 .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02) :87-89
[5]   药用植物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 [J].
莫小路 ;
邱蔚芬 ;
袁亮 ;
陈瑜珍 ;
严振 .
中国现代中药, 2010, 12 (01) :33-35+41
[6]   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机理的研究 [J].
王兴全 ;
张新虎 ;
杨顺义 ;
沈慧敏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3) :107-110
[7]   葡萄对SO2伤害的敏感性与吸收SO2途径的探讨 [J].
高海燕 ;
张华云 ;
王善广 ;
刘邻渭 .
食品工业科技, 2006, (06) :156-158+161
[8]   芳香精油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性研究进展 [J].
钟瑞敏 ;
王羽梅 ;
曾庆孝 ;
姚楚锦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03) :93-98
[9]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mustard essential oil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and Salmonella typhi[J] . Mélanie Turgis,Jaejoon Han,Stéphane Caillet,Monique Lacroix. Food Control . 2009 (12)
[10]  
Impact of cinnamon oil-enrichment on microbial spoilage of fresh produce[J] . Nikos G. Tzortzakis. 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