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20
作者
安秀华
宁喜斌
李涛
机构
[1] 不详
[2]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水产品; 副溶血性弧菌(Vp); 毒力基因; 耐药性; 质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 [饮食卫生与食品检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集上海市各大农贸市场3类水产品共273份,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105株,平均检出率为38.46%,其中甲壳类、贝类、鱼类检出率分别为50.96%、27.12%、15.79%,三者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PCR检测分离菌株发现所有分离菌株没有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和相对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仅有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K-B氏药敏纸片法检测了105株分离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发现所有菌株对头孢曲松、萘啶酸和诺氟沙星敏感,部分菌株对氨苄西林(69.50%)和阿莫西林(12.38%)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另外采用碱裂解法提取所有分离菌株的质粒,发现只有7株菌株含有1~3个质粒,大小范围在1~24kb之间,且菌株耐药性与其所携带的质粒的数量和大小并无直接联系。表明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细菌染色体相关基因突变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000-2007年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菌致集体性食物中毒分析及对策 [J].
田明胜 ;
郑雷军 ;
彭少杰 ;
李洁 ;
张磊 ;
戚柳彬 ;
赵宇翔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 (06) :514-517
[2]   副溶血性弧菌质粒携带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J].
程苏云 ;
梅玲玲 ;
任锦玉 ;
陈黎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 (01) :102-103
[3]   副溶血性弧菌185株的生物学特性探讨 [J].
姚健 ;
邵荣标 .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 (01) :40-42
[4]   副溶血弧菌肠道感染64例临床和药敏分析 [J].
赵旺胜 ;
张桂勤 ;
章莉莉 ;
孙志坚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8, (05) :90+101-90+101
[5]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管远志, 2006
[6]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fectious for both humans and edible mollusk abalone [J].
Lee, KK ;
Liu, PC ;
Huang, CY .
MICROBES AND INFECTION, 2003, 5 (06) :48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