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梵净山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5
作者
张珍珍
熊康宁
黄登红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地形; 人类活动; 遥感监测; 世界自然遗产;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8.02.026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梵净山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独特优势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为揭示其植被覆盖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选取1990—2016年3个时期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提取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梵净山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30年间,植被覆盖度呈"减少—增加"变化,缓冲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敏感度高于提名地;(2)地形因子在水热条件方面不同程度上影响各等级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低山(<900m)、低中山(900~1 600m)植被覆盖度高且面积占比较大,斜坡、陡坡、急坡的植被覆盖度占较大比重,分别为33.33%,28.48%,12.18%,阳坡、半阳坡的植被覆盖度高于阴坡和半阴坡且差异性明显;(3)梵净山植被覆盖度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导致地表覆盖改变而使植被覆盖度呈现典型碎斑状和带状的空间特征,缓冲区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提名地的旅游设施建设导致植被覆盖减少日趋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9+389 +3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Driving force and changing trends of vegetation phenology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from 2000 to 2010[J]. WANG Hao,LIU Guo-hua,LI Zong-shan,YE Xin,WANG Meng,GONG Li.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6(05)
[2]   基于GIS和分形理论的山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研究 [J].
卢德彬 ;
禹真 ;
毛婉柳 ;
白彬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6, (02) :220-223+228
[3]   盐城海岸带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地利用变迁响应研究 [J].
贺肖芳 ;
陈燕 ;
朱敏 ;
宋新山 ;
王宇晖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 36 (02) :101-105
[4]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GIS应用前景分析 [J].
杨波 ;
何露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02) :139-144
[5]   2009-2013年中国西南地区连续干旱的成因分析 [J].
胡学平 ;
王式功 ;
许平平 ;
尚可政 .
气象, 2014, 40 (10) :1216-1229
[6]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J].
汪有奎 ;
郭生祥 ;
汪杰 ;
袁虹 ;
徐柏林 ;
王多尧 .
中国沙漠, 2013, 33 (06) :1905-1911
[7]   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研究进展 [J].
贾坤 ;
姚云军 ;
魏香琴 ;
高帅 ;
江波 ;
赵祥 .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 (07) :774-782
[8]   基于DEM的地形与植被分布关联分析 [J].
吴英 ;
张万幸 ;
张丽琼 ;
伍静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40 (11) :96-98
[9]   基于RS和DEM的长白山天池植被分布的坡度坡向分析 [J].
烟贯发 ;
万鲁河 ;
温智虹 ;
张羽威 .
测绘通报, 2012, (S1) :233-236+239
[10]  
基于SPOT-VGT NDVI的西藏羊卓雍错流域地表覆被变化研究[J]. 于树梅,刘景时,袁金国.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