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来纸坊沟小流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

被引:9
作者
庞国伟 [1 ,2 ]
谢红霞 [1 ,3 ]
李锐 [1 ]
杨勤科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侵蚀; GIS; RUSLE; 演变过程; 黄土高原;
D O I
10.16843/j.sswc.2012.03.001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了系统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及其规律,以黄土高原纸坊沟流域为例,在GIS的支持下,运用RUSLE估算了该流域1938—2010年间18个年份的年侵蚀量和侵蚀强度,分析了70多年来流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纸坊沟流域的土壤侵蚀随时间呈四次抛物线变化,侵蚀模数由1938年的7 584.39t/(km2.a)猛增到1958年的4万6 392.56 t/(km2.a),随后总体呈递减趋势,到2010年侵蚀模数降至5 150.80 t/(km2.a)。2)1938年中度以下侵蚀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52.99%;1958—1978年以剧烈侵蚀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67.05%,其中1958年高达78.61%;1978—1998年侵蚀强度有所下降,微度侵蚀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达到29.27%;1999年以来,微度侵蚀面积达到3.85 km2,剧烈侵蚀面积仅占流域总面积的8.96%。经过30多年的综合治理,该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沟谷陡荒坡侵蚀依然严重,是今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GIS的区域坡度坡长因子提取算法 [J].
张宏鸣 ;
杨勤科 ;
刘晴蕊 ;
郭伟玲 ;
王春梅 .
计算机工程, 2010, 36 (09) :246-248
[2]   基于GIS和RUSLE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估 [J].
秦伟 ;
朱清科 ;
张岩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8) :157-163+4
[3]   基于GIS纸坊沟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 [J].
李斌兵 ;
郑粉莉 ;
龙栋材 ;
江忠善 .
地理科学, 2009, 29 (01) :105-110
[4]   纸坊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沙效益评价 [J].
江忠善 ;
郑粉莉 .
泥沙研究, 2004, (02) :56-61
[5]   黄土高原水平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分析 [J].
吴发启 ;
张玉斌 ;
王健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01) :34-37
[6]   利用日雨量计算降雨侵蚀力的方法研究 [J].
章文波 ;
谢云 ;
刘宝元 .
地理科学, 2002, (06) :705-711
[7]   不同类型雨量资料估算降雨侵蚀力 [J].
章文波 ;
付金生 .
资源科学, 2003, (01) :35-41
[8]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作物覆盖因子计算 [J].
张岩 ;
刘宝元 ;
史培军 ;
江忠善 .
生态学报, 2001, (07) :1050-1056
[9]   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 [J].
谢云 ;
刘宝元 ;
章文波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6-11
[10]   纸坊沟流域土壤侵蚀与产沙初步研究 [J].
王占礼 ;
邵明安 ;
刘文兆 ;
梁一民 .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