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群体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

被引:4
作者
周棉
机构
[1]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
关键词
留学生; 民国时期; 教育体制; 建立;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12.05.033
中图分类号
G648.9 [留学教育、互派教授];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民国建立后,开始了以学制改革和教育行政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体制改革。其中学制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为"壬戌学制",不仅具有鲜明的现代性,而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成为民国学制的典范;教育行政改革则建立了不同于清代的新的中央―省—县三级教育行政体系,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根本上讲,民国学制和教育行政体系的架构及其设立取决于民国时期的政治体制,但在具体过程中,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执掌教育部的留学生官员和全国各地留学生出身的教育家,起到了领导、主导、起草和宣传等多种作用,推动了中国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教育制度变迁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J].
田正平 ;
李江源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01) :39-51
[2]   留学生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J].
王奇生 .
东南文化, 1989, (01) :1-9
[3]  
胡适文集.[M].胡适著;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近代中国留学史.[M].舒新城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5]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朱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舒新城 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