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同仁县隆务峡地区首次发现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

被引:46
作者
张克信 [1 ]
朱云海 [2 ]
林启祥 [2 ]
寇晓虎 [3 ]
樊光明 [2 ]
陈奋宁 [3 ]
罗根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隆务峡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二叠纪; 西秦岭; 南祁连; 青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峡南段的二叠纪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北西—南东向分布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命名为隆务峡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该岩带的岩石组合包括纯橄岩、辉石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玄武岩等。从超镁铁岩—下部堆晶岩—辉绿岩—上部堆晶岩,其稀土元素总量逐渐增加,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总体一致,从超镁铁岩的Eu正异常到上部辉长岩的Eu负异常,显示了各岩石间的同源性。根据对其两侧沉积岩中化石的研究,推测该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的形成时代为二叠纪。该岩带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的接舍部,对于揭示秦岭和祁连接合部的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61 / 6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一种简单的基性-超基性岩岩石化学研究方法 [J].
张雯华 ;
从柏林 .
科学通报, 1976, (04) :1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