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脑血栓血瘀证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和α颗粒膜蛋白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
顾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顾卫
杨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杨东
吴海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吴海科
黄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黄涛
黄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黄彪
机构
:
[1]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来源
: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
1998年
/ 02期
关键词
:
脑血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α-颗粒膜蛋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743.32 [脑血栓形成];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探讨脑血栓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脑血栓血瘀证患者急性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和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结果:脑血栓血瘀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纤溶功能和血小板活化指标有明显差异。患者血浆tPA〔(1.31±0.47)kU/L〕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50)kU/L〕,而PAI和GMP140〔分别为(8.75±2.32)×103AU/L和(27.85±8.60)μg/L〕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1±1.67)×103AU/L和(13.31±3.42)μg/L〕。结论:脑血栓血瘀证的发病与纤溶功能减退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 / 7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