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冠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术后血脂含量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张敏州
李松
邹旭
陈伯钧
严厦
李健
王侠
林晓忠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广州
[3] 广州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通冠胶囊/治疗应用; 益气活血; 胆固醇/血液; 甘油三酯类/血液; 脂蛋白类,LDL/血液; 血小板/药物作用;
D O I
10.13359/j.cnki.gzxbtcm.2004.02.005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通冠胶囊在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中的降血脂和改善血瘀证候作用。【方法】将127例行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57例)和西医组(7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参数,测定血脂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D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分配宽度(red blood cells volurne distribution width,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以及血小板分配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相关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治疗前的基线水平一致。中西医结合组的血中总胆固醇(TC)在术后30 d为(4.55±0.81)mmol·L-1,较治疗前的(5.39±0.96)mmol·L-1为低(P<0.001),亦较西医组术后30 d的(5.41±0.95)mmol·L-1为低(P<0.01),而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TG)在术后7d和30d虽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MCV的作用(与治疗前比较P<0.01或P<0.001),且中西医结合组对MCV、PDW的改善作用也优于西医组(P<0.05或P<0.001)。【结论】通冠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和改善血瘀证候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30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舌象关系分析 [J].
张敏州 ;
郭力恒 ;
李松 ;
陈伯钧 ;
李健 ;
林晓忠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 (09) :540-541
[2]   通冠胶囊对冠脉再狭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祁建勇 ;
张敏州 ;
李健 ;
陈伯钧 ;
程康林 ;
不详 .
中医药学刊 , 2003, (06) :882-901
[3]   中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45例的临床体会 [J].
张敏州 ;
陈伯钧 ;
李 健 ;
李 松 ;
程康林 ;
陈海燕 ;
吴佩铃 ;
曾影红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3) :265-268
[4]   中医药防治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J].
张敏州 ;
李新梅 ;
李松 ;
陈伯钧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2) :178-180
[5]   补阳还五汤防止兔模拟经皮冠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J].
侯灿 ;
何勤 ;
李松 ;
谢全锦 ;
杜志民 ;
吴伟康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05) :359-363
[6]   川芎嗪对家兔主动脉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英文) [J].
李松 ;
王建华 ;
陈胜兰 .
ActaPharmacologicaSinica, 1999, (10) :55-60
[7]   血瘀证患者MCVRDW-CVMPVPDW变化初探 [J].
吴玉生,张道杰,李士林 .
辽宁中医杂志, 1995, (11) :492-493
[8]  
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2002.[M].贾三庆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9]  
邓铁涛医集.[M].邓铁涛著;邓中炎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