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沁水盆地煤地质与煤层气聚集单元特征研究
被引:17
作者
:
李增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增学
余继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余继峰
王明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明镇
张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新民
郭建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郭建斌
机构
:
[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3]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4]
山东青岛
[5]
陕西西安
来源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年
/ 01期
关键词
:
富煤单元;
煤层气聚集单元;
聚煤规律;
沁水盆地;
D O I
:
10.16452/j.cnki.sdkjzk.2005.01.002
中图分类号
: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通过对沁水盆地煤层气聚集单元分析,可以看出煤层气聚集单元划分需要查明影响煤层气成藏的各种地质因素。煤层气聚集成藏是天然气成藏中的特殊情况,其特殊的成因机制使得聚集单元分析不能套用常规石油天然气聚集单元的划分原则,其中煤地质基础研究特别是煤层气基础研究是煤层气聚集单元分析的基础;对于一个完整盆地,煤聚积规律研究对煤层气最为重要,因此应该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精细的富煤单元分析;对于指导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盆地内部次级单元的划分是实用的,也是难度更大的;沁水盆地煤层气聚集单元可以用以下"富气区"描述,即沁南极富气区、东翼斜坡带富气区、西翼斜坡带低富气区、西山较低富气区和高平-晋城低富气区,因此沁南区是煤层气成藏有利区。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20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气聚集带和气聚集区的分类及其在天然气勘探上的意义
[J].
戴金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戴金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1,
(06)
:1
-10
[2]
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M].张新民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3]
中国煤炭资源总论.[M].钱大都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6,
←
1
→
共 3 条
[1]
气聚集带和气聚集区的分类及其在天然气勘探上的意义
[J].
戴金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戴金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1,
(06)
:1
-10
[2]
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M].张新民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3]
中国煤炭资源总论.[M].钱大都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