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空间的建构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14
作者
熊和平
王硕
机构
[1]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室空间; 空间性; 课堂教学改革;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7.z2.006
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表面上看,教室由讲台、黑板、课桌等基本教学物件构成,但这些物件的空间关系却暗藏着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模式,并传达着特定的知识观与价值论。教室的空间性体现为教室中的物件所规制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一是物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前者界定并规定了后者。课堂教学改革不仅需要重置教室空间的器物关系,而且还需要为师生双方创造共同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空间即教育。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论家用电器.[M].汪民安.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
  • [2] 老师,请走下讲台.[M].徐莹; 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 [3]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M].倪梁康; 等编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 [4] 空间哲学.[M].童强;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5] 促进学生理解的50种方法.[M].朱建国; 张怡;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6] 空间理论与文学的再现.[M].吴治平; 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 [7]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汪民安;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 [8] 规训与惩罚.[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
  • [9]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 [10] 存在与时间.[M].[德]海德格尔(Heiderger;M·) 著;陈嘉映;王庆节 译.三联书店.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