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断层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20
作者
代金友
何顺利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小断层; 剪切断层; 中部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往研究中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是否存在断层一直未有定论。随着开发的深入和资料的完善,在地层对比和地震资料解释工作中,发现气田内部存在北东和北西向2组小断距剪切断层,其组合模式有4种,即正逆断层共存断阶式组合、相同倾向正逆断层组合、同倾向正断层系列组合及背向式逆断层组合。研究表明这2组小断距剪切断层是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强烈改造的结果,其性质和分布特征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相吻合。断层周边伴生的微裂缝对储集层渗透性有极大改善作用,并对低渗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与气井产能对应分析表明,80%高产井位于断块圈闭范围内,表明断块区对油气富集控制作用明显。图6表3参34
引用
收藏
页码:188 / 1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鄂尔多斯多旋回叠合盆地形成与演化 [J].
杨遂正 ;
金文化 ;
李振宏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4) :494-498
[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储层展布及勘探潜力 [J].
席胜利 ;
李振宏 ;
王欣 ;
郑聪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405-412
[3]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 [J].
张义楷 ;
周立发 ;
党犇 ;
孙伟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3) :215-219
[4]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储层演化与油气运聚 [J].
王欣 ;
李振宏 ;
郑聪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1) :114-118
[5]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储层研究 [J].
王雪莲 ;
王长陆 ;
陈振林 ;
田继军 .
特种油气藏, 2005, (03) :32-35+108
[6]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二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的发现与勘探 [J].
何自新 ;
郑聪斌 ;
王彩丽 ;
黄道军 .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02) :37-44
[7]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古地貌研究 [J].
代金友 ;
何顺利 .
石油学报, 2005, (03) :37-39+43
[8]   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的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源对比 [J].
戴金星 ;
李剑 ;
罗霞 ;
张文正 ;
胡国艺 ;
马成华 ;
郭建民 ;
葛守国 .
石油学报, 2005, (01) :18-26
[9]   多旋回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天然气 [J].
张福礼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2) :138-142+152
[10]   鄂尔多斯盆地喜山期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 [J].
邸领军 ;
张东阳 ;
王宏科 .
石油学报, 2003, (02)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