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禹治水的再认识

被引:8
作者
李亚光
机构
[1] 渤海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大禹治水; 地域范围; 治水方法; 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1 [原始社会(约60万年前~4000多年前)];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大禹治水的地域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即河、济之间,兼及南方的几个部族。大禹治水是以黄河中下游的洪潦为主要对象,通过实地勘察、测量,整体规划治水方案。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科学的治水方法、领袖人物的率先垂范和治水大军的众志成城,是治水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而在此前后气候条件的整体好转则是治水成功的外部原因。大禹治水的成功,也标志着华夏先民具有了一定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 [J].
吴文祥 ;
葛全胜 .
第四纪研究, 2005, (06) :79-87
[2]   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 [J].
李学勤 .
中国历史文物, 2002, (06) :4-12+89
[3]   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 [J].
王清 .
中原文物, 1999, (01) :32-40
[4]   登封王城岗夏文化城址出土的部分石质生产工具试析 [J].
李京华 .
农业考古, 1991, (01) :276-282+394
[5]  
全球变化和中国历史发展[J]. 张善余.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05)
[6]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 - 科学出版社 , 徐旭生著, 1960
[7]  
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现大型史前观象祭祀与宫殿遗迹 .2 何弩,严志斌,王晓毅. 中国文物报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