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我国地区产业调控机制和模式的转型研究——兼论区域产业群落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替代关系

被引:20
作者
沈玉芳
张超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 WTO; 地区产业调控; 机制和模式; 转型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加入WTO后区域经济的走势和变化、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国地区产业冲击力的总体评估以及我国地区产业协同调整的必要性的详细分析 ,对我国跨地区产业协同调整理论进行了重新探讨。在此基础上 ,从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合作角度出发 ,构建了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地区产业调控机制和模式转型的理论构架 ,进而提出了我国地区产业调控机制和模式转型的战略思路、目标和要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加入WTO与中国出口发展空间分析 [J].
袁丹萍 .
世界地理研究, 2000, (01) :23-27
[2]   WTO的基本制度框架及与中国现行制度的差距 [J].
刘宪法 .
开放导报, 2000, (Z1) :5-7
[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利用外资 [J].
曹均伟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0, (01) :9-14
[4]   国家竞争力理论综述 [J].
牟文富 .
国际商务研究, 2000, (01) :48-54
[6]   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群落演进——温州区域经济发展初探 [J].
朱康对 .
中国农村观察, 1999, (03) :37-43
[7]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J].
翁雪琴 .
华东经济管理, 1999, (02) :49-51
[8]   国外区域发展规划的全新审视及对中国的借鉴 [J].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1999, (01) :8-17
[9]   国家比较优势与企业竞争优势 [J].
邹新 .
上海经济研究, 1999, (02) :47-50
[10]  
世贸冲击波[M].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白光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