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早元古代高压变质作用研究

被引:9
作者
俞良军
王凯怡
王志洪
李继亮
方爱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
关键词
高压变质作用; 顺时针P-T轨迹; 五台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对原五台群北金岗库组变质作用的深入研究 ,表明它们经历了三期变质作用 ,即经历了弧陆碰撞导致的初始的构造埋藏变质作用 (M1)以及随后深埋到 42 km深度的峰期高压变质作用 (M2 ) ,压力可达 0 .8~ 1.4GPa,随后经历了快速抬升所导致的近等温的降压过程 (M3)到 0 .5~ 0 .7GPa,整个过程为顺时针方向演化的 P- T轨迹 ,与造山带型 P- T- t轨迹型式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山西五台山-恒山地区晚太古-早元古代若干关键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单颗粒锆石离子探针质谱年龄提出的地质制约 [J].
王凯怡 ;
郝杰 ;
Simon Wilde ;
Peter Cawood .
地质科学, 2000, (02) :175-184
[2]   安徽省大别山南部宿松杂岩变质作用研究 [J].
魏春景 ;
单振刚 .
岩石学报, 1997, (03) :85-89+92-97
[3]   单颗粒锆石离子探针质谱定年结果对五台造山事件的制约 [J].
王凯怡 ;
郝杰 ;
周少平 ;
SimonWilde ;
PeterA.Cawood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12) :1295-1298
[4]   五台山地区原金刚库组中含蓝晶石组合的变质作用及其意义 [J].
王凯怡,周少平,郝杰 .
岩石学报, 1996, (01) :88-98
[5]   宣化-赤城高压麻粒岩带中蓝晶石-正条纹长石组合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马军,王仁民 .
岩石学报, 1995, (03) :273-278
[6]   中国华北太古宙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J].
翟明国 ;
郭敬辉 ;
阎月华 ;
韩秀伶 ;
李永刚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12) :1325-1330
[7]   恒山灰色片麻岩和高压麻粒岩包体及其地质意义 [J].
王仁民 ;
陈珍珍 ;
陈飞 .
岩石学报, 1991, (04) :36-45+101
[8]   五台山早元古代碰撞造山带初步认识 [J].
李继亮 ;
王凯怡 ;
王清晨 ;
刘小汉 ;
赵中岩 .
地质科学, 1990, (01) :1-11
[9]  
变质岩岩石学教程[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游振东,王方正主编, 1988
[10]  
SHRIMP U-Pb zircon dating of granites and gneisses in the taihangshan-wutaishan area: Implications for the timing of crustal growth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J] . S. A. Wilde,P. A. Cawood,K. Y. Wang,A. A. Nemchi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