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地力的衰退与维护研究综述

被引:66
作者
张昌顺
李昆
不详
机构
[1] 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2] 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昆明
[3] 昆明
关键词
人工林; 地力衰退; 地力维护; 发展趋势;
D O I
10.13348/j.cnki.sjlyyj.2005.01.004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人工林地力的衰退与维护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文中介绍了国内外人工林地力衰退状况 ,从人工林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土壤微生物种群区系变化、植物自身毒素、栽培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地力衰退产生的原因 ,同时提出了保护林下植被、调整林分结构、混农林业、混交、轮作与休闲以及林地施肥与土壤改良等措施维护地力 ,概述了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杉阔轮栽模式土壤腐殖质及肥力特性 [J].
陈爱玲 ;
陈光水 ;
谢锦升 ;
李振问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1) :30-33
[2]   施肥对杨树后期生长及养分的影响 [J].
吴惠仙 ;
唐新民 ;
文二华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0, (03) :61-62
[3]   炼山后间种绿肥对杉木林退化地的改良效果 [J].
刘爱琴 ;
马祥庆 ;
何智英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9, (04) :41-46
[4]   不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变化 [J].
焦如珍 ;
杨承栋 .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01) :16-21
[5]   林木计量施肥研究动态 [J].
吴立潮 ;
胡曰利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8, (02) :56-61
[6]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林下植被、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养分的变化 [J].
焦如珍 ;
杨承栋 ;
屠星南 ;
盛炜彤 ;
焦如珍 .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04) :34-40
[7]   论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影响的利弊及对策 [J].
杨玉盛 ;
何宗明 ;
马祥庆 ;
林开敏 ;
俞新妥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58-64
[8]   杉木林下植被对5~15cm土壤性质的改良 [J].
杨承栋,焦如珍,屠星南,熊有强,陈仲庐 .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05) :514-519
[9]   关于人工林连栽地力和生产力下降问题 [J].
张浩军 ;
金宏安 ;
李仁智 .
林业资源管理, 1993, (02) :55-58
[10]   第二次林业革命—“接近自然的林业”在中欧兴起 [J].
邵青还 .
世界林业研究, 1991, (04)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