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库区大雾的变化特征分析及原因初探

被引:17
作者
虞俊 [1 ,2 ]
王遵娅 [3 ]
张强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2] 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
[3]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长江三峡库区; 雾; 气候变化; 相对湿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43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近54年三峡库区6个气象站的逐日雾、相对湿度和能见度的历史资料,对1954年以来三峡库区雾的气候变化特征,尤其是近几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大雾的变化及其产生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954~2007年三峡库区雾日数呈弱的增加趋势,而2000年后库区的雾日明显减少。相对湿度与雾日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相对湿度与气温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气温变化影响相对湿度变化,从而影响雾的发生频率是三峡库区雾变化的重要原因。2000年以后,在全球变暖大背景及城市化的共同影响下,三峡库区气温显著升高,相对湿度明显减小,是导致雾日大幅减少的直接影响因素。另外,分析还显示,无论是雾日数还是相对湿度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年代际振荡特征,2000年后三峡库区相对湿度减小进而雾日减少正是受到了这种年代际背景的影响。就目前的观测表明,三峡水库蓄水的小气候效应影响小或还没有明确显现。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重庆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J].
刘艳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 (04) :62-67
[2]   从雾的气候变化看城市发展对雾的影响 [J].
石春娥 ;
杨军 ;
邱明燕 ;
谢伟 ;
张浩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3) :327-336
[3]   北京城市化发展对温度、相对湿度和降水的影响 [J].
郑思轶 ;
刘树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2) :123-133
[4]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浓雾事件及其气候特征 [J].
周自江 ;
朱燕君 ;
鞠晓慧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1) :66-71
[5]   华北平原一次持续性大雾过程的动力和热力特征 [J].
何立富 ;
李峰 ;
李泽椿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2) :160-168
[6]   西北地区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 [J].
任春艳 ;
吴殿廷 ;
董锁成 .
地理研究, 2006, (02) :233-241
[7]   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 [J].
任国玉 ;
徐铭志 ;
初子莹 ;
郭军 ;
李庆祥 ;
刘小宁 ;
王颖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4) :717-727
[8]   中国雾区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J].
王丽萍 ;
陈少勇 ;
董安祥 .
地理学报, 2005, (04) :689-697
[9]   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解释 [J].
刘小宁 ;
张洪政 ;
李庆祥 ;
朱燕君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2) :220-230+271
[10]   城郊失地农民问题解析——以宜昌市为例 [J].
高青 .
理论月刊 , 2005, (04) :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