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一起CoxA16病毒引起的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疫情调查

被引:9
作者
刘仲文 [1 ]
何小杰 [1 ]
陈谦 [1 ]
杜少昆 [1 ]
曾耀明 [2 ]
陆家海 [3 ]
机构
[1] 东莞市石碣医院
[2]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幼儿园; 爆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R181.8 [疫情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一起由CoxA16病毒引起的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结果,为有效预防控制幼儿园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幼儿园发病儿童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调查;并采集住院病例咽拭子、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RT-PCR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发病8例,涉及3个班,罹患率为1.49%。所有患儿均小于5岁。与首发病例同楼层班级和其它楼层班级之间学童罹患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口腔、手、足部的疱疹,其中2名患儿有发热。检测了3例住院患儿的粪便、咽拭子标本,COXA16核酸均为阳性,EV71核酸均为阴性。通过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控制措施21 d后,确认疫情终止。结论CoxA16肠道病毒是导致本次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的病原。年龄小于5岁、在同教室内与患儿密切接触可能是本次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严格执行晨午检筛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疫情报告制度可有效预防幼儿园手足口病。
引用
收藏
页码:970 / 9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手足口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CD3+CD4-CD8-双阴性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裘宇容 ;
何宗忠 ;
孙德华 ;
王强 ;
杨春莉 .
热带医学杂志, 2009, 9 (01) :49-51
[2]   瑞安市2006—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J].
温怀加 .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8, (05) :217-218
[3]   小儿手足口病46例临床分析 [J].
吴时光 .
热带医学杂志, 2004, (04) :469-470
[4]   手足口病研究新进展 [J].
李显 .
江苏卫生保健, 2002, (04) :178-180
[5]   我国深圳地区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与鉴定 [J].
何雅青 ;
杨帆 ;
李良成 ;
杨洪 ;
陈淑霞 ;
金奇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9, (01) :83-84
[6]   柯萨奇A16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特点简报 [J].
何家鑫 ;
王碧锦 ;
奚月兰 ;
林桂华 ;
田文琪 ;
何爱华 ;
沈晓娜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85, (02) :36-36
[7]   福建省手足口病病原分离初步结果 [J].
何家鑫 ;
王碧锦 .
福建医药杂志, 1984, (03) :29-30
[8]  
现代医学微生物学[M]. -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闻玉梅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