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

被引:15
作者
华民
机构
[1]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WTO; 中国; 国际分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 [中国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个拥有世界最大潜在市场的中国在世界经济出现增长危机的今天加入WTO ,对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本身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入世”后的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选择经济结构将直接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本国资源禀赋、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原因与近年来国际分工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后认为 :中国应当清楚地看到自身已经是世界上IT产品最大的消费国和潜在市场 ,应当动态地把握好本国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等资源禀赋优势 ,更要抓住以IT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增长正由创新高频阶段转入成本竞争阶段这个有利时机 ,积极参与IT产业的制造业 ,将IT产品带入一个“中国制造”的时代 ,进而在不断的“用中学”与“干中学”中逐渐积累起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 ,直至研究能力 ,最终走出一条“制造———开发———研究”的发展路径来。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新发展经济学[M] 周天勇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2]  
日本经济思想史[M] [英]泰萨·莫里斯-铃木(TessaMorris-Suzuki)著;厉江译; 商务印书馆 2000,
[3]  
发展经济学[M] 陈宗胜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4]  
国际经济学[M] 华民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5]  
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M] 郭熙保主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6]  
增长与波动[M] [美]刘易斯(Lewis;W·A·) 著;梁小民 译 华夏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