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县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

被引:5
作者
傅茜 [1 ,2 ]
杨德刚 [1 ]
张新焕 [1 ]
夏富强 [1 ]
汪菲 [1 ,2 ,3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
[4]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伊犁河谷; 相对资源承载力; 人口; 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选取伊犁河谷这一典型的绿洲地区,以县市为基本单元,利用优势资源的牵引效应,结合劣势资源的束缚效应共同选定指标权重,加入经济资源、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等绿洲特性资源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同时增加状态度指数对超载程度与富余的偏离程度进行度量.以新疆作为参照区,对比分析伊犁河谷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的时间变化规律与空间分异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J].
苏永红 ;
冯起 ;
刘蔚 ;
朱高峰 ;
司建华 ;
常宗强 ;
席海洋 .
干旱区研究, 2009, 26 (02) :169-175
[12]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 [J].
李泽红 ;
董锁成 ;
汤尚颖 .
资源科学, 2008, (09) :1336-1342
[13]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J].
岳晓燕 ;
宋伶英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1) :254-257
[14]   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J].
曹月娥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杨建军 ;
马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1) :44-49
[15]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J].
孟丽红 ;
陈亚宁 ;
李卫红 .
中国沙漠, 2008, (01) :185-190
[16]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述评 [J].
张红 .
理论学刊, 2007, (10) :80-83
[17]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J].
高鹭 ;
张宏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2) :19-26
[18]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探讨 [J].
张永勇 ;
夏军 ;
王中根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126-132
[19]   近10年来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 [J].
文琦 ;
何彤慧 .
水资源保护, 2005, (06) :19-22
[20]   基于SD模型的干旱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拟与预测——以包头市为例 [J].
韩俊丽 ;
段文阁 ;
李百岁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5, (04) :1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