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研究:基于“救助生涯”的视角

被引:10
作者
黄晨熹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低保对象; 动态管理; 救助生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由于有劳动能力人士构成我国城市低保对象的主体,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促进有劳动能力对象积极求职和就业,实现救助和就业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城市低保制度需要着重解决的难题之一。通过借鉴Saraceno提出的"社会救助生涯"来界定动态管理,并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了国际社会所采取的动态管理的实务经验,从经济激励措施和促进求职制度安排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低保动态管理的主要特点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城市低保制度仍存三大突出问题 [J].
李迎生 ;
肖一帆 .
人民论坛, 2007, (04) :38-39
[2]   北京市低保未就业人员的基本状况及就业促进政策研究 [J].
齐心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4) :19-22
[3]  
SocialAssistanceDynamicsinEurope:NationalandLocalPovertyRegimes. Saraceno,C. PolicyPress . 2002
[4]  
贫困大学生找工作求职成本高是最大阻碍. 马扬. 新华网 . 2008
[5]  
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绩效评估"课题组. . 2008
[6]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Europe,2008(Vol.SSA Publication). US-SSA. . 2008
[7]  
The Battle against ex-clusion,vol.3,social assistance in Canada and Switzerland. OECD. . 1999
[8]  
Income distribution in OECD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the Luxembourg Income Study. A. B. Atkinson,L. Rainwater,T. M. Smeeding. . 1995
[9]  
拿了低保就不愿找工作. 沈丽琼. 贵州都市报 . 2008
[10]  
中国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