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纤维蛋白原、IL-17水平与脑梗死病程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唐万兵 [1 ]
李梅笑 [2 ]
李观强 [1 ]
武胜 [3 ]
万彦彬 [1 ]
韦深 [1 ]
蔡洁丹 [1 ]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3]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关键词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IL-17;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IL-17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程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部CT或MRI病灶大小,梗死体积按Pullicino公式(长×宽×层数/2)计算进行分组:大梗死组(病灶体积>10 cm3),中梗死组(病灶体积4~10 cm3),小梗死组(病灶体积<4 cm3);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分型:按照NIHSS进行评分,重型组(30~42分),中型组(15~29分),轻型组(0~14分)。脑梗死组在发病24 h内采集抗凝血标本,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则IL-17的含量,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FIB。结果大梗死组发病24 h内FIB、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小梗死组发病24 h内FIB、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发病24h内FIB、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小型组发病24 h内FIB、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大梗死组FIB、IL-17水平与小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FIB、IL-17与轻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FIB、IL-17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定期检查FIB、IL-17水平对预防脑梗死很有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29+31 +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及诊治体会 [J].
贺力男 ;
田红军 ;
张雨佳 ;
张莎莎 .
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7) :183-184
[2]   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袁国奇 ;
刘利明 ;
李清水 ;
刘海明 ;
黄锦钊 ;
梁辉清 .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35) :55-56+201
[3]   血塞通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J].
阎喜荣 ;
吴海琴 ;
张桂莲 ;
卜宁 .
陕西医学杂志, 2008, (02) :217-218+233
[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J].
卢锡林 ;
吴婉玲 ;
黄永青 ;
姚晓黎 ;
张为西 ;
尚延昌 .
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7, (05) :251-252+292
[5]   大鼠脑缺血后IL-17 mRNA的表达 [J].
李国忠 ;
李呼伦 ;
钟镝 ;
温世荣 ;
王德生 ;
钟照华 ;
沈岩 ;
孔燕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 (05) :14-16
[6]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与高凝状态 [J].
杨焰 ;
魏文宁 ;
杨锐 .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2, (02) :98-99
[7]  
γδ T cell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L-17[J] . Christina L Roark,Philip L Simonian,Andrew P Fontenot,Willi K Born,Rebecca L O’Brien. 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 . 2008 (3)
[8]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7 in ischemic brain tissue [J].
Li, GZ ;
Zhong, D ;
Yang, LM ;
Sun, B ;
Zhong, ZH ;
Yin, YH ;
Cheng, J ;
Yan, BB ;
Li, HL .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5, 62 (05) :48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