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变动与大气热源的关系

被引:17
作者
王黎娟
温敏
罗玲
何金海
林建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国家气象中心 江苏南京
[4] 北京
[5] 江苏南京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 位置变动; 大气热源;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5.05.005
中图分类号
P424.3 [气压变化];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和SCSMEX等资料,根据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研究了1998年6月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变动与大气热源的关系。结果表明,副热带地区的非绝热加热对副高位置变化有很重要的作用。与气候平均状况相比,1998年6月副高北侧的非绝热加热垂直变化较常年偏强,而南侧较常年偏弱。这种异常的非均匀加热状况导致我国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呈现异常气旋性涡度制造,而中南半岛大部和南海地区为异常反气旋性涡度制造,使得1998年6月副高位置异常偏南。
引用
收藏
页码:488 / 4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夏季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的活动特征及其可能的机制 [J].
温敏 ;
何金海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3) :289-297
[2]   晚春初夏西太平洋副高突变特征及其年际变化 [J].
舒廷飞 ;
罗会邦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1) :17-26
[3]   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旱涝的关系 [J].
谭桂容 ;
孙照渤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2) :206-211
[4]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Ⅲ: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 [J].
刘屹岷 ;
吴国雄 ;
刘辉 ;
刘平 .
气象学报, 1999, (05) :525-538
[5]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II:陆面感热与东太平洋副高 [J].
刘屹岷 ;
刘辉 ;
刘平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1999, (04) :385-396
[6]   长江以南降水偏多 北方再次出现高温 [J].
宗志平 .
气象, 1999, (10) :58-61
[7]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Ⅰ:尺度分析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刘平 .
气象学报, 1999, (03) :2-8
[8]   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 ;
刘还珠 .
气象学报, 1999, (01) :2-16
[9]  
'98中国大洪水与气候异常[M]. - 气象出版社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