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P2P网络借贷犯罪的刑法适用

被引:12
作者
宣刚 [1 ]
王庆国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2] 深圳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非法集资犯罪; 洗钱罪; 共犯; 罪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互联网金融下兴起的P2P网络借贷犯罪现象因具有经济犯罪与网络犯罪的双重特点而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P2P网络借贷领域中,仅对恶意诈骗行为进行刑法规制具有过于保守性,厘清P2P网络借贷中的信息交互行为与资金流转储存行为,坚持刑法的最后手段性与罪刑法定原则,是P2P网络借贷犯罪刑法规制的前提和基础。P2P网络借贷数个罪名之间存在牵连或者竞合关系时,从一重处罚。P2P网络借贷多个主体的共谋共犯关系适用共同犯罪一般理论,P2P网络借贷平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还可能构成片面帮助犯。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P2P网络借贷洗钱风险剖析及策略选择 [J].
马伟利 ;
许井荣 .
中国金融电脑, 2014, (01) :74-78
[2]   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业务模式及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J].
张瑜 .
经济视角(上), 2013, (12) :73-74
[3]   商业性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法律规制 [J].
茅建中 .
人民司法, 2013, (17) :83-88
[4]   片面共犯部分否定说证成 [J].
郑泽善 .
政治与法律, 2013, (09) :86-97
[5]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的特点、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J].
席月民 .
政法论丛, 2012, (03) :61-68
[6]  
刑法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 山口厚, 2011
[7]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著, 1997
[8]  
The Misregulation of Person-to-Person Lending. Andrew Verste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Law Review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