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市的兴起与近代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被引:15
作者
:
吴松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
吴松弟
机构
:
[1]
复旦大学
来源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 05期
关键词
:
市;
近代中国;
区域经济;
区划制度;
经济中心;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
020202 ;
摘要
:
民国时期市的兴起,改变了秦统一以来中国只有面状的地域型政区的行政区划模式,此后这种点状的城市型日益重要。本文回顾了民国时期市的出现和扩展的过程,分析了其间产生的151个市的空间分布状况,指出市最早产生在沿海通商口岸,口岸城市近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是市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受此驱动的各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中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由于市能否设立主要依据城市的人口和税收数量,传统的各种等级的行政中心如果能够较早被设立为市,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它们经济有所发展并承担起区域经济中心的结果,否则设市要慢一些甚至不能设市。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6+95 +9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M].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
[2]
民国时期政区沿革.[M].郑宝恒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
近代武汉城市史.[M].皮明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
1
→
共 3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M].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
[2]
民国时期政区沿革.[M].郑宝恒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
近代武汉城市史.[M].皮明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