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1
作者
邱佳信
沈克平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关键词
中药治疗; 砂仁; 陈皮; 中药疗法; 豆蔻属; 生存期; 胃脘痛; 胃痛; 胃肿瘤; 胃癌; 生白术; 华鼠尾; 清热解毒药; 石见穿; 脾阳虚; 脾胃虚寒; 单纯化疗; 补气药; 党参; 健脾理气; 木香; 足三里; 抗癌药(中药); 白花蛇舌草;
D O I
10.19381/j.issn.1001-7585.1999.11.001
中图分类号
R273 [中医肿瘤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祖国医学认为,胃癌乃属于“胃脘痛”、“噎膈”、“伏梁”、“积聚”等范畴。《素问·腹中论》认为:“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由此可见,古人早在几千年以前已对胃癌有所认识。对其发病机理亦提出正虚邪实,而以正虚……脾胃正气不足为多见。《灵枢·百病治生篇》认为:“……”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脾胃论》:“元气之充足,皆内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脾胃之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脾虚在胃癌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因虚而致痰湿内留,郁结化热,热毒内灼,伤阴耗气,为瘀成结。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胃
引用
收藏
页码:625 / 627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