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文化消费的演化及其逻辑

被引:35
作者
蒋淑媛 [1 ,2 ]
罗娴妮 [1 ]
机构
[1]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2]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镇青年; 文化区隔; 文化消费;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9.0171
中图分类号
G05-F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符号,小镇青年曾经是被淹没在城乡二元对立结构中的社会阶层。在社会普遍认知中,有着对其文化消费偏好的刻板印象:文化惯习上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文化品味停留在对流行、时尚的追随和模仿层面,文化空间主要是歌舞厅、录像厅等大众娱乐场所,媒介形象呈现出缺乏审美、落伍土气的群体特征。而在新媒介环境下,小镇青年通过文化消费重新进行身份的建构,在消费时序上实现了同步性,在消费形态上实现了多样化,在消费场景上实现了实体空间的升级换代,并追求网络虚拟场域中的体验感,在消费行为上实现了由被动接受者向生产型消费者的转变。这其中的演化逻辑主要是城镇化建设造成了社会空间的分化并加速了社会流动,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消弭了知识鸿沟,经济资本推动了文化符号的重构。但在社会变革不断深入和新技术革命还将继续影响小镇青年文化消费的趋势下,有必要警惕经济资本对于小镇青年文化偏好的绑架和文化消费能力的制约,深度挖掘小镇青年文化需求的同时要给予正面积极引导,从而带动全社会的文化消费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媒介仪式.[M].尼克·库尔德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  
区分.[M].布尔迪厄.商务印书馆.2015,
[3]  
.[M].菲利普·科特勒;何麻温·卡塔加雅;伊万·塞蒂亚万.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格调.[M].(美) 福塞尔 (Fussell;P.) ;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5]  
现代性的后果.[M].(英) 吉登斯 (Giddens;A.)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6]  
经济与社会.[M].(德) 韦伯 (Weber;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7]  
中国生活记忆.[M].陈煜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8]  
消费社会.[M].(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作为文化的传播.[M].(美)詹姆斯·W.凯瑞(JamesW.Carey)著;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
[10]  
文化研究.[M].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