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动力学预测

被引:31
作者
张衍广
林振山
陈玲玲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动力学; 预测; 山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紧缺地区能否支撑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限制指标。论文用动力学模型,通过3种方案对山东省未来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3种方案在未来20年的水资源平衡指数都是小于零的,这说明,水资源对应的社会经济系统是不可承载的,经济规模也是不可以承载的,人口规模只有方案2可以承载。从方案1预测的结果看,从2006年到2025年,山东省总需水量在270×108~340×108m3之间,波动不是很大,工业用水上升了3倍,但农业用水下降不大;从方案2预测的结果看,总需水量变动较大,20年增加了近3倍,水资源消耗量太大,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的20年里,山东省应加强宏观调控,适当控制GDP的增长速度,并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水资源消耗量,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方案3预测的结果看,山东省总需水量波动不是很大,尽管工业发展很快,但由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较大,所以整体工业用水量不升反降,农业用水量也在下降,这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96 / 60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水资源需求量动力学预测及对策建议 [J].
梁仁君 ;
林振山 ;
陈玲玲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6) :32-36
[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J].
王友贞 ;
施国庆 ;
王德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4) :597-604
[3]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J].
刘涛 .
生态经济, 2004, (S1) :49-51
[4]   中国社会化水资源稀缺评价 [J].
徐中民 ;
龙爱华 .
地理学报, 2004, (06) :982-988
[5]   国际水文计划发展与中国水资源研究体系构建 [J].
严登华 ;
王浩 ;
王建华 ;
何岩 ;
邓伟 ;
翟金良 .
地理学报, 2004, (02) :249-259
[6]   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J].
刘昌明 ;
王红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635-644
[7]   WTO下的跨国企业与我国企业的竞争机制 [J].
林振山 .
经济地理, 2003, (02) :171-173+219
[8]   人类活动与可再生资源关系的动力学方法分析 [J].
林振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1) :20-23
[9]   神经网络在水资源预测中的应用 [J].
冯利华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01) :35-38
[10]   基于BP网络的水资源预测方法的研究 [J].
尚涛 ;
安宁 ;
王长德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4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