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房村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GIS实现

被引:9
作者
杨雯婷 [1 ]
廖和平 [1 ,2 ]
张旭 [1 ]
尚勇敏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建设用地; GIS; 适宜性评价; 重庆市; 花房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村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其在新农村建设及统筹城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选取"千百工程"之一的重庆市巴南区天星寺镇花房村为例,采用权的最小平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GIS空间分析,根据得到的结果划分为4种土地适宜性评价等级:很适宜、较适宜、适宜、不适宜,并对研究区建设用地适宜性绘制了专题地图。研究结果表明:花房村村域内,天井山脉及其两侧不适宜布局建设用地,荔枝社、陈家嘴社和陶院子社建设用地适宜性较强,可布设"巴渝新村"。通过引入GIS技术,提高了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对优化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GIS技术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嘉兴市凤桥镇为例 [J].
李亚奇 ;
席广亮 ;
秦天 .
河南科学, 2010, 28 (01) :105-107
[2]   基于GIS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与应用 [J].
王海鹰 ;
张新长 ;
康停军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9, (01) :14-17
[3]   基于权的最小平方法的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以阜新市为例 [J].
李玲 ;
张振文 ;
孙强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1) :29-32+42
[4]   上海市青浦区生态用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曾招兵 ;
陈效民 ;
李英升 ;
邱尧荣 ;
方堃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1) :328-332
[5]   城市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以江西萍乡市为例 [J].
梁涛 ;
蔡春霞 ;
刘民 ;
彭小雷 .
地理研究, 2007, (04) :782-788+859
[6]   基于GIS的南宁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J].
陈燕飞 ;
杜鹏飞 ;
郑筱津 ;
林瑾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801-804
[7]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讨 [J].
蔡玉梅 ;
郑振源 ;
马彦琳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5) :31-35
[8]   GIS支持下的红壤丘陵区脆弱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以长沙市为例 [J].
李忠武 ;
曾光明 ;
张华 ;
杨斌 ;
焦胜 .
生态环境, 2004, (03) :358-361
[9]   基于互补判断矩阵权最小平方法的层次分析法 [J].
王鹏 ;
宋保维 ;
曹廷旭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4, (05) :608-609+689
[10]   三峡库区土地自然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J].
周万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1)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