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方式——基于1952-2006年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被引:9
作者
赖明勇
王文妮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存量; Malmquist指数; 经济增长;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08.11.062
中图分类号
F061.2 [增长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测算了1952-2006年我国27省的资本存量和Malmquist指数,结果发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滑。改革开放后,这一趋势在经济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与中、西部相比,全要素生产率最低的东部地区却拥有很高的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这表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更多地是依赖于资本要素的积累,而非全要素生产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及效率收敛分析 [J].
魏梅 .
统计与决策, 2008, (12) :77-79
[2]   全要素生产率、资本积累与地区差异的实证检验 [J].
刘智勇 ;
胡永远 .
统计与决策, 2008, (12) :67-70
[3]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 [J].
林毅夫 ;
任若恩 .
经济研究, 2007, (08) :4-12+57
[4]   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J].
胡鞍钢 .
政策, 2003, (01) :31-32
[5]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 Rolf F?re,Shawna Grosskopf,Mary Norris,Zhongyang Zhang.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