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53
作者
樊琦
王安宇
范绍佳
吴兑
梁嘉静
机构
[1]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2] 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3]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广州
[4] 广州
[5] 澳门大潭山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地区; 辐射雾;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4 [雾];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AR)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研制的第 5代中尺度气象模式系统MM5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夏季出现的一次辐射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的结果在辐射雾出现的时间以及辐射雾的高度方面都与实况十分相近。我们对辐射雾的形成机制也进行了分析和数值试验 ,结果表明 ,地面的长波辐射冷却促使辐射雾形成 ,而短波辐射的加热是辐射雾消散的主要原因。另外 ,增加模式的垂直分辨率以及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下垫面类型都可以使模式模拟的辐射雾的结果有明显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西双版纳地区雾的物理过程研究 [J].
濮梅娟 ;
李良福 ;
李子华 ;
黄建平 .
气象科学, 2001, (04) :425-432
[2]   重庆市雾的区域分布及变化特征 [J].
高阳华 ;
冉荣生 ;
唐云辉 .
贵州气象, 1999, (06) :3-5
[3]   辐射雾生消的数值研究(Ⅱ)──生消机制 [J].
尹球,许绍祖 .
气象学报, 1994, (01) :60-67
[4]   重庆雾的二维非定常数值模拟 [J].
张利民 ;
李子华 .
大气科学, 1993, (06) :750-755
[5]   长江上空辐射雾的数值研究 [J].
钱敏伟 ;
雷孝恩 .
大气科学, 1990, (04) :483-489
[6]  
A preliminary prediction analysis of radiation fog[J] . Wilford G. Zdunkowski,Barry C. Nielsen.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69 (1)
[7]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fog event with a one dimensional boundary layer model .2 Musson-Genon,L. Mon Wea Rev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