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1950~1995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3
作者
谢仁栋
王增群
祝小平
罗湘蜀
冯泽惠
刘红露
机构
[1] 四川省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
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6.3 [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沙门氏菌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四川省1950~1995年共发生伤寒117295例,死亡2174人,年平均发病率为332/10万。1952年及1961年为流行高峰年,发病率各为1079/10万和1510/10万;6~9月发病最多;70年代后发病两个波峰特征已不复存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高发区。10~39岁发病占7160%,各年龄组发病专率有显著性差异;发病男与女之比为139∶1;发病以农民为主占4822%,次为工人及学生,各占1572%和1486%。传播方式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占6452%,食物型占1935%,水型占1613%;爆发流行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1830%;临床症状呈现明显轻症化趋向。伤寒沙门氏菌已成为现今流行的单一菌型;大多数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及四环素出现耐药性;vi噬菌体分型D2占3490%,而近年M1型有增加之势。并分析了引起伤寒流行的主要因素,对伤寒防制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