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被引:5
作者
孙余婕
沈佐君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0 [];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用此方法对安徽地区乙肝患者进行检测,了解该地区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首先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50例安徽地区乙肝患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和分型检测,然后对其中载毒量大于5000IU/mL的113例标本和1例1000IU/mL≤载毒量<5000IU/mL进行测序分型检测,验证所建立方法的准确性,了解安徽地区HBV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150例HBV样本中HBVDNA含量<1000IU/mL30例,分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载毒量≥5000IU/mL的样本检出率为97.35%(110/113);对1000IU/mL≤载毒量<5000IU/mL的样本检出率为14.29%(1/7);对全部DNA阳性样本的检出率为92.5%(111/120)。HBV分型检测与HBVDNA测序检测的114例样本中,只要是HBVB基因型、C基因型或B/C混合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都能检出来(共111例),其中部分样本经分型检测属于B/C混合基因型,测序结果都是混合基因型中占优势的基因型结果,总体符合率为100%。未能被本法检出的样本共3例,3例样本经测序分型均为D型。120例病毒载毒量≥1000IU/mL乙肝患者中B型病例占51.67%(62/120);C型占29.17%(35/120);B/C混合型占11.67%(14/120)。PCR测序检出为D型3例,占2.5%(3/120)。结论应用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快速对我国HBV主要基因型B基因型、C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特异性高。安徽地区的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亦存在着D型的少数感染病例和B/C的混合感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上海地区部分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 [J].
欧强 ;
陈良 ;
唐徐英 .
检验医学, 2007, (01) :31-33
[2]   浙江温州地区1020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研究 [J].
肖扬 ;
周岳进 ;
王开鉴 ;
张文静 ;
胡操寒 ;
谢庆荣 ;
朱冰星 ;
郑金莉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5, (01) :41-42
[3]   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J].
胡盈莹 ;
江家骥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3, (S1) :167-170
[4]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J].
朱冰 ;
苏嬿莉 ;
仇瑞珍 ;
万根平 ;
陈焕辉 ;
不详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2003, (02) :45-45
[5]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病情轻重的关系 [J].
许军 ;
王齐欣 ;
蒋栋 ;
陈红松 ;
魏来 ;
王宇 ;
杨柳明 ;
赵延龙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01) :14-16
[6]   湖南省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J].
刘映霞 ;
胡国龄 ;
谭德明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1) :29-31
[7]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血清亚型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J].
夏国良 ;
Omana V Nainan ;
贾志远 ;
刘洪斌 ;
罗述斌 ;
李荣成 ;
曹慧霖 ;
刘崇柏 ;
HaroldS Margolis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05) :34-37
[8]   中国乙肝病毒B基因亚型的分布 [J].
黄月华 ;
周彬 ;
王战会 ;
马世武 ;
梁敏锋 ;
侯金林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7, (02)
[9]   Frequent coinfection with hepatitis B virus strains of distinct genotypes detected by hybridization with type-specific probes immobilized on a solid-phase support [J].
Kato, H ;
Orito, E ;
Sugauchi, F ;
Ueda, R ;
Koshizaka, T ;
Yanaka, S ;
Gish, RG ;
Kurbanov, U ;
Ruzibakiev, R ;
Kramvis, A ;
Kew, MC ;
Ahmad, N ;
Khan, M ;
Usuda, S ;
Miyakawa, Y ;
Mizokami, M .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03, 110 (01) :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