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被引:22
作者
任志洪 [1 ,2 ]
黎冬萍 [1 ]
江光荣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实验室
[2]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抑郁症; 计算化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机制; 中介效应; 循证实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CBT),即指通过电脑交互界面,以清晰的操作步骤,高度结构化的多种媒介互动方式(如网页、漫画、动画、视频、声音等)来表现认知行为治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治疗方式。抑郁症的CCBT近年来在西方崭露头角,目前Beating The Blues、MoodGYM、E-Couch和Good Days Ahead等抑郁症CCBT程序在西方使用较为广泛。从可行性分析上发现,该疗法较受病人接纳、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用和易用性;现有实验研究证明了抑郁症采用CCBT是有效的,但其有效性仍取决于诸多因素。以往研究存在着较少关注治疗有效性的内在机制、治疗效果差异较大、风险评估简化和被试选择偏向等问题,建议未来研究应加强:(1)中介效应及机制研究;(2)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研究;(3)风险评估与隐私保护研究;(4)在"弱势群体"中的研究与运用。最后,对其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自杀的理论和风险评估 [J].
高正亮 ;
童辉杰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 (12) :863-867
[2]   心理治疗的循证实践与循效施治 [J].
尹可丽 ;
秦旻 ;
黄希庭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6) :1327-1335
[3]   循证心理治疗述评与展望 [J].
杨文登 ;
叶浩生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11) :951-955
[4]   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 [J].
夏勉 ;
江光荣 .
心理学报, 2007, (05) :892-900
[5]   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 [J].
王沛 ;
刘峰 .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05) :822-827
[6]   网络心理咨询的疗效与展望 [J].
崔丽霞 ;
雷雳 ;
蔺雯雯 ;
郑日昌 .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02) :350-357
[7]   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 [J].
杨晶 ;
余林 .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01) :140-145
[8]  
Computerised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in an Adult Mental Health Service: A Pilot Study of Outcomes and Alliance[J] . John A. Ormrod,Liz Kennedy,Jennifer Scott,Kate Cavanagh.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 2010 (3)
[9]   Clinicians' Attitudes Towards the Use of 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cCBT)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
Stallard, Paul ;
Richardson, Thomas ;
Velleman, Sophie .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2010, 38 (05) :545-560
[10]   Sleep locus of control and computeriz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CBT) [J].
Vincent, N. ;
Walsh, K. ;
Lewycky, S. .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0, 48 (08) :779-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