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习方式下习得性长时程突触增强形成的特点

被引:2
作者
文夏玲
许世彤
区英琦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神经生理研究室
[2] 华南师范大学神经生理研究室 广州
[3] 广州
[4] 广州
关键词
习得性; LTP; 长时程突触增强; 学习任务; 学会标准; 学习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般认为,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可能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我室的系列工作表明,大鼠在条件性行为的建立中,海马齿状回、CA3、CA1区均出现LTP样变化,并将之称为习得性LTP(Learning-de-pendent LTP),而且发现每次训练作业后突触效应的增强,经一段时间(4小时)后就
引用
收藏
页码:436 / 4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幼年和老年大鼠学习中海马CA3区长时程突触增强的年龄特征 [J].
李君 ;
许世彤 ;
区英琦 .
动物学研究, 1991, (03) :285-291
[2]   大鼠海马CA3区的习得性长时程突触增强 [J].
易立 ;
许世彤 ;
区英琦 .
生理学报, 1989, (03) :223-230
[3]   海马齿状回突触效应的习得性长时程增强 [J].
肖鹏 ;
区英琦 ;
许世彤 .
心理学报, 1988, (04) :439-447
[4]   脑室内注射 M-胆碱受体阻断剂—二苯羟乙酸奎宁酯(QNB)对大鼠分辨学习的影响 [J].
梅镇彤 .
生理学报, 1982, (04) :406-413
[5]  
教育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潘菽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