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广东左移和飑线内超级单体的环境条件和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48
作者
伍志方 [1 ]
庞古乾 [1 ]
贺汉青 [2 ]
叶爱芬 [1 ]
刘运策 [1 ]
机构
[1] 广州中心气象台
[2] 广东梅州雷达站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风暴分裂; 左移超级单体; 飑线; 冰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12年4月开汛后广东省接连出现强对流天气,尤其是冰雹日数更是超过历史同期平均。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和雷达、自动站等非常规资料对广东首次观测到的风暴分裂中左移超级单体风暴和飑线内超级单体风暴引发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10"冰雹和雷雨大风天气是由局地强烈加热产生的"热雷暴"发展成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4·12"冰雹、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由飑线及飑线内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其产生于切变线、较强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的低层暖平流和中层冷槽共同作用的环境条件下,较强的平流过程使垂直风切变明显增大;两次过程中0℃层高度都低于4月当地0℃层高度平均值。风切变矢量随高度的变化决定了左移和右移风暴的发展趋势,"4.10"风切变矢量随高度逆时针变化,使风暴分裂后左移风暴得以发展成超级单体;"4·12"风切变矢量随高度顺时针变化,有利于有组织风暴即飑线和飑线内超级单体的形成和发展,超级单体向承载层平均风的右侧运动。左移超级单体回波具有中反气旋、弱回波区和旁瓣回波及强回波中心位于其移动方向左侧等特点;飑线内超级单体的中气旋、弱回波区和强回波中心位于回波移动方向右侧,三体散射长钉长度和中层辐合厚度都很大,后侧下击暴流产生了31.1 m·s-1地面强风。
引用
收藏
页码:655 / 66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Dynamics of Tornadic Thunderstorms.[J].J B Klemp.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1987,
[2]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俞小鼎[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
[3]  
天气分析预报物理量计算基础.[M].刘健文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5,
[4]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1992,
[5]   一次华北飑线天气过程中环境条件与对流发展机制研究 [J].
陈涛 ;
代刊 ;
张芳华 .
气象, 2013, 39 (08) :945-954
[6]   对流风暴内中气旋特征与强烈天气 [J].
吴芳芳 ;
俞小鼎 ;
张志刚 ;
周小刚 ;
韦莹莹 .
气象, 2012, 38 (11) :1330-1338
[7]   三种不同天气系统强降水过程中分钟雨量的对比分析 [J].
盛杰 ;
张小雯 ;
孙军 ;
毛冬艳 ;
谌芸 ;
朱文剑 .
气象, 2012, 38 (10) :1161-1169
[8]   2011年4月17日广东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J].
张涛 ;
方翀 ;
朱文剑 ;
章国材 ;
周庆亮 .
气象, 2012, 38 (07) :814-818
[9]   陕西一次持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J].
许新田 ;
刘瑞芳 ;
郭大梅 ;
李萍云 ;
侯建忠 ;
陶建玲 .
气象, 2012, 38 (05) :533-542
[10]   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闽西南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方法研究 [J].
冯晋勤 ;
黄爱玉 ;
张治洋 ;
王新强 .
气象, 2012, 38 (02) :19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