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

被引:77
作者
林其德
邱丽华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流产,复发性; 自身免疫型; 同种免疫型; 发病机制; 诊断; 免疫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4.21 [流产、早产及过期妊娠];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复发性流产(RSA)是临床上难以处理的不育症,发病率占妊娠总数的1%~5%。在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针对RSA免疫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的系统性研究过程中,发现RSA的发生与患者系统免疫和局部免疫异常有关,其中自身免疫型RSA主要与抗磷脂抗体(APA)阳性有关,而同种免疫型RSA则与母胎免疫耐受失衡有关。建立了系统的免疫型RSA病因筛查流程和诊断体系,其中在国际上首创的ACL+β2-GP1双指标联合多次检测技术为免疫型RSA的分型诊断提供了有效手段;结合孕前和孕期临床多指标动态监测,在国际上首创小剂量、短疗程、个体化的免疫抑制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并对接受免疫治疗患者的子代进行随访,验证了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项研究成果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临床医师的RSA病因诊断难、治疗难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我国RSA的诊治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275 / 12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个体化免疫抑制-抗凝疗法治疗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子代随访研究 [J].
郑秀革 ;
黄丽萍 ;
林其德 ;
汪希鹏 ;
林建华 ;
狄文 ;
孔宪明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03) :192-194
[2]   联合多次检测ACA和抗β2-GPI抗体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价值 [J].
鲍时华 ;
汪希鹏 ;
林其德 ;
狄文 ;
徐亮 ;
丁传伟 ;
吕彩君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10) :760-762
[3]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巨噬细胞表面TSP1、CD36、CD47的表达及其细胞因子的分泌 [J].
金妍 ;
林其德 ;
汪希鹏 ;
肖云山 ;
吕彩君 ;
丁传伟 .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6, (12) :926-929
[4]   个体化免疫抑制-抗凝疗法在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J].
徐亮 ;
林其德 ;
汪希鹏 ;
赵爱民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 (09) :666-668
[5]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基因多态性研究 [J].
汪希鹏 ;
林其德 ;
马政文 ;
洪艳 ;
赵爱民 ;
狄文 ;
陆佩华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03) :155-158
[6]   ACL(+)复发性流产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和A1298C位点突变关联的研究 [J].
汪希鹏 ;
林其德 ;
马政文 .
现代妇产科进展 , 2005, (06) :476-479
[7]   蜕膜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谱表达与原因不明性流产的关系 [J].
洪燕 ;
林其德 ;
汪希鹏 .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5, (03) :214-217
[8]   如何规范习惯性流产的病因筛查及治疗 [J].
林其德 ;
金妍 .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02) :66-68
[9]   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J].
邱丽华 ;
林其德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 (12) :27-29
[10]   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T辅助细胞1、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J].
邱丽华 ;
林其德 ;
沈仲毅 ;
陆佩华 ;
李东至 ;
洪燕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 (06)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