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的食性分析

被引:23
作者
曹伊凡
苏建平
连新明
张同作
崔庆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进化与适应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食性; 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藏羚羊;
D O I
10.16829/j.slxb.2008.01.003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在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收集藏羚羊的新鲜粪样各33份和55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藏羚羊的食物构成及其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藏羚羊粪便中镜检到的可识别植物碎片为15科24种(属)植物,其食物谱构成主要包括禾本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禾本科是藏羚羊全年的主要食物,它在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为60.5%;莎草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是藏羚羊全年都取食的主要食物,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7%、9.2%、6.4%、4.9%及0.9%。藏羚羊在冷季和暖季的食物构成有显著变化,莎草科和柽柳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7.7%和0.8%,而禾本科、豆科和玄参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70.4%、12.6%和2.4%。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藏羚羊冷季对干物质的消化效率 [J].
曹俊虎 ;
徐世晓 ;
赵新全 ;
于民胜 .
兽类学报, 2007, (02) :206-208
[2]   一种用于食草动物粪便显微组织分析的临时装片新技术 [J].
曹伊凡 ;
苏建平 .
兽类学报, 2006, (04) :407-410
[3]   藏羚羊雌性种群的迁徙行为和产仔行为(英文) [J].
George BSCHALLER ;
康蔼黎 ;
蔡新斌 ;
刘炎林 .
兽类学报, 2006, (02) :105-113
[4]   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的社群特征 [J].
连新明 ;
苏建平 ;
张同作 ;
曹伊凡 .
生态学报, 2005, (06) :1341-1346
[5]   青藏铁路线上的野生动物通道与藏羚羊保护 [J].
杨奇森 ;
夏霖 ;
吴晓民 .
生物学通报, 2005, (05) :15-17
[6]   青藏公路沿线白昼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的影响 [J].
裘丽 ;
冯祚建 .
动物学报, 2004, (04) :669-674
[7]   普氏原羚的采食对策 [J].
刘丙万 ;
蒋志刚 .
动物学报, 2002, (03) :309-316
[8]   藏羚羊绒纤维特性的研究 [J].
郑中朝 .
中国草食动物, 2001, (04) :14-16
[9]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的植被 [J].
郭柯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3, (02) :26-38
[10]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兽类资源的现状与保护 [J].
冯祚建 .
自然资源学报, 1990, (04) :34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