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大白鼠丘脑束旁核单位放电的影响

被引:45
作者
孙明智
陈兰生
顾洪伦
成军
岳礼生
机构
[1] 哈尔滨医科大学针麻研究组
关键词
诱发放电; 单位放电; 自发放电; 伤害性刺激; 痛兴奋神经元; 束旁核; 电针; 针刺; 大白鼠; 家鼠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实验用大白鼠68只,在氯醛糖和尿酯麻醉下,施行手术。动物清醒后以氯化筒箭毒碱麻痹肌肉,在人工呼吸条件下进行实验。用玻璃微电极引导丘脑束旁核单位放电。在 AP 3—4,L 1.0—0.5,H 5.5—6.9区域内共记录了194个单位放电,有自发放电的单位179个,其自发放电基本表现为散状和簇状两种型式。在记录的194个单位放电中对刺激出现反应的单位101个。其中对伤害性刺激出现兴奋效应的单位有47个(痛兴奋单位),诱发反应的潜伏期和后放电时间较长。注射杜冷丁(20毫克/公斤体重)或氯胺酮(20毫克/公斤体重)对此种兴奋效应有抑制作用。对伤害性刺激出现抑制效应的单位33个(痛抑制单位)。注射杜冷丁对此种抑制效应有解除作用。对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刺激都出现兴奋反应的单位有21个。前两类单位是丘脑束旁核内对痛刺激呈现反应的神经单位,后一类单位是会聚性神经单位。电针“足三里”在35个痛兴奋单位中有24个单位出现抑制作用,占68.5%,另11个单位变化不明显,占31.5%。在11个痛抑制单位中,电针时出现抑制解除的单位有7个,变化不显著的有4个。在6个与痛刺激无特异反应的单位,电针时单位放电未见变化。这表明屯针“足三里”对丘脑束旁核多数痛兴奋单位的放电有抑制作用,多数痛抑制单位的放电抑制,有解除作用。根据实验结果,认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刺激传入神经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猫脊髓背外侧索神经纤维活动的抑制 [J].
吴建屏 ;
赵志奇 ;
魏仁榆 .
科学通报, 1973, (05) :238-240
[2]   针刺镇痛过程中丘脑的整合作用 [J].
张香桐 .
中国科学, 1973, (01) :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