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内毒素双相热各期脑脊液和血浆cAMP含量的观察

被引:5
作者
颜亮
李楚杰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发热; 内毒素; 致热原; 腺苷环一磷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用静脉注射内毒素复制家兔双相热模型,观察双相热各期颈动脉血浆和脑脊液cAMP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体温变化的关系,结果如下:1.内毒素非热限剂量一次静脉注射引起典型双相热。脑脊液cAMP含量在两个热相高峰期相应出现两个上升波,间歇期体温下降时,脑脊液cAMP含量相应降低,退热后恢复正常。血浆cAMP含量仅在第一热相增高。2.相关检验表明,脑脊液cAMP含量与体温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血浆cAMP含量仅在第一热相与脑脊液cAMP含量相关。以上结果与内生致热原双相热相似,提示内毒素可能主要通过内生致热原以某种方式影响体温调节中枢cAMP的变化,导致双相热型的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Evidence for the involvement of ade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 in fever genesis[J] . Wolfgang K. Philipp-Dormston.Pflügers Archiv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1976 (3)